一些新面孔闯入数据圈!
听闻业内朋友,某某去创业了,成立了一家数据科技公司....;他转型了,做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了....
从公共数据授权利用、可信数据空间、数据标注产业到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政策如雨后春笋几乎囊括了数据市场的方方面面,政策发力,进一步促使市场主体加入,据公开信息可查,近期,大量数据公司注册,有些属于老公司拓展新业务,有些属于创业公司,新老面孔的融合,势必在数据市场激起浪花。
老牌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软通动力近期合资注册成立了一家数据公司——珠海市国资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据启信宝可查,法定代表人为张勃然,注册资本6000万元,营业范围包括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企业信用评级服务;企业信用调查和评估;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等。
通过股权穿透可查,珠海市国资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0%,软通动力持股10%。
国家文件多次提出,要促进“数据要素X”发展,使数据发挥叠加、倍增效用。这也充分说明,数据市场发展,靠单一产业是行不通的,各个领域、行业均发展自身优势,才能最大化实现“数据要素X”效用。
在此背景下,格力在上海南昌等多地成立数字科技公司,其中格力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1月13日登记注册,法定代表人为张伟,注册资金500万,营业范围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有意思的是,涉及到数据相关的营业范围仅此一条,其他均是与家电等格力原有主营业务相关,如家用电器销售;家用电器安装服务;日用家电零售;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互联网销售等。格力作为家电行业的巨头,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和生产数据。通过成立数据公司,格力可以更好地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为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环节提供有力支持。
除此之外还有1月10日注册成立的津算(天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天津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村科技创新园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这些大厂成立数据公司不足为奇,有些是响应数据要素发展政策号召,有些是在原有科技能力的基础上为了更加精细化发展与拓展数据业务。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数据要素市场中,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与企业的竞争力呈正相关。那些能够有效利用数据的企业,其平均利润率要比同行高出不少。这也正是软通动力、格力等企业布局数据业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面孔的新公司,往往有股东背景的加持,而新面孔的新公司,往往更是靠一腔热血的投入,这点,创业者们更有发言权。
李阳(化名),是数据交易网读者群中一位老朋友,之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数据相关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随着对行业了解的深入,他越发觉得在这片广阔的数据蓝海中,自己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当他看到国家对数据要素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市场上涌现的众多机遇时,毅然决定辞职创业。
李阳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怀揣着梦想成立了一家小型数据科技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李阳深知,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往往缺乏专业的数据管理能力,而这正是他们的市场机会。
据介绍,在研发过程中,团队遇到了技术难题。他们想要开发一款能够高效整合企业内部各类数据,并进行精准分析的软件,但在算法优化方面遇到了瓶颈。李阳坦言,这或许是数据行业创业的一个核心难点,行业多种多样,数据并不具备标准化的特性,一款适用于多个行业的数据整合平台,现阶段还存在一定困难。
而在无锡,王乐(化名)正完成公司核名,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几位在医疗科技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资深人士。他们看到了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也看到了包括北京、青岛等地在医疗数据交易、作价入股等相关的案例,决心专注于医疗数据的开发和利用。
在医疗行业,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
通过对患者病历、检查报告等数据的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还能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王乐团队基于多年的业务积累,顺利与多家医院展开合作,他们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的医疗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在一次与一家知名三甲医院的合作项目中,他们通过对某种罕见病患者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以往未被重视的症状关联,为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下步,他们希望进一步发挥医疗数据价值,打通药企、科研院所、医院等多方主体,基于可信数据空间等技术,实现医疗数据的价值融合利用与挖掘。
但王乐也坦言,他们目前的工作做的非常谨慎,因为数据较为敏感,有些甚至涉及隐私,前期投入的合规成本非常高,如果有专门的医疗数据监管沙箱,相对来说可探索空间会大很多。
当前,据有关方面测算,我国数据企业数量已超过19万家,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5%以上,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超1600亿元。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
对于李阳、王乐这样的创业公司来说,他们没有老牌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又在一个未来充满空间但现状存在阻力的赛道上,创业公司的发展也并不太会完全顺利。这一点,他们是看得清楚的。
我们的优势就是小,我们尽可能的打造“小而美”的生意,现阶段不去想“大而全”的布局,先上牌桌,才能有胡牌的机会。李阳倒是看的乐观。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数据要素市场中,新老面孔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老牌企业凭借资源和经验优势,稳步拓展数据业务;新创企业则以创新和活力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无论是李阳、王乐的创业公司,还是软通动力、格力等企业成立的数据公司,他们的行动都共同推动着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
随着国家对数据要素市场的持续支持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新老企业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像李阳这样的创业者所带领的公司,会成长为数据领域的中坚力量,与老牌企业一起,在数据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
你我,都是见证者。